新闻中心

回眸改革两年间 | 勇挑创新大梁 担当产业头雁

来源: 时间:2024-01-23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

改革重组以来,长江产业集团牢固树立“创新驱动的先行者”目标,始终将科技创新置于战略核心位置,将科技创新刻入企业发展基因,积极发挥省级创新孵化主体功能,加快建设一流创新型企业,大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创新动能不断汇集,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高质量发展迸发强劲活力。

创新环境更优、重大项目亚盈官网(中国)集团有限公司官网、成果转化更快……长江产业集团交出一份熠熠生辉的创新成绩单。

织密“创新网络”,聚合创新要素,建设全省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科技创新是个系统工程,施工图需更为细致。长江产业集团充分发挥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引领作用,积极发挥省级产业投资基金投资管理主体和省级科技创新培育孵化主体功能,积极构建“北斗七星式”全省科创服务网络体系。

创新资本引领。2023年底,清科创业重磅发布“2023年中国股权投资年度排名”,长江创投荣膺“2023年中国创业投资机构100强”。集团创投基金累计完成对外投资超1500项次,投资企业中90%为科技型中小企业,70%以上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累计支持亿咖通、万润新能源、逸飞激光、黑芝麻等13家民营企业上市,融资含“科”量十足;先后培育110余家“金种子”上市后备企业,86家支柱产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12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近100家“瞪羚企业”。改革重组两年来,长江产业集团支持科技创新捷报频传。在管基金累计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项目3000项次,投资额超过3000亿元。2023年基金累计投资中小企业超100家,尚赛光电、立得空间等一批“投早”“投小”“投硬”的项目进展顺利,帮助22家企业实现IPO。

科技创新“始于技术,成于资本”。集团依托100亿元长江创业投资母基金引领撬动作用,改革重组两年来持续扮演好科技创新“助推器”角色,更加精准支持科技创新。截至目前,牵头组建100亿元楚天凤鸣天使基金,进一步完善科创投资链条,首期6支子基金已初步设立,即将正式开展投资。发挥长江创投和楚天凤鸣天使基金“触角”“探头”作用,启动“深耕湖北 鹰眼行动”,组织11个战队“全覆盖”走进“专精特新”,走进高校、实验室,深潜新赛道、挖掘“新物种”,加快培育新增长点,打造“未来产业”和“独角兽”。

创新平台支撑。科技创新,需要人才、资金、平台等多种要素,这些要素的聚集,更需要良好的发展环境,即专业化服务团队和布局科学、品质一流的物理空间。

新设长江科创服务集团,建立一支“懂政府、懂企业、懂技术”的“科研经纪人”队伍;主导设立院士科技成果转化投资促进中心,建立覆盖从顶尖院士科学家到重点科技型人才成果转化的支持体系;按照“宜参则参、宜控则控”原则,积极参与各类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推动与中科心研共建人因智能研发平台;建设运营了苗圃期的众创空间国资创新港、培育期的孵化器科创服务中心、发展期的创新基地光谷企业天地、成熟期的创新基地地信产业园,搭建全周期科技创业服务体系。目前累计入园科技企业300余家,近3年创税约15亿元。

创新人才保障。构建聚才引智生态圈,2023年,湖北省人才发展集团参与发起的全国人才集团高质量发展联盟在浙江宁波成立,为全国人才集团高质量发展联盟按下了启动键。

不断壮大的产业体量,需要强大的人才支撑,集团始终坚持“人才第一资源”,扩大引才平台、优化用才生态、落细人才服务,让亚盈官网(中国)集团有限公司官网“第一资源”注入集团高质量发展,同时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通过整合设立省级人才集团,谋划建设“人才大厦”,充分发挥省级人才服务平台和通道枢纽作用,着力构建“人才招引、管理资源、创业孵化、数字服务”全链条综合人才服务体系。聚焦“51020”重点产业领域,在全球市场化引进招募30名左右产业领军人才进入集团体系,夯实高端人才储备。在设立运营全国首支股权激励基金的基础上,新设30亿元的人才股权激励基金,计划十年内循环投放资金100亿元,支持省内优质企业300家以上,打造覆盖全省的多层次人才股权激励基金群。

破译“创新密码”,升级创新能力,构筑以用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化前沿

坚持“以用为本”,突出成果转化应用,深化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创新要素重新组合,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启动一批创新平台建设。江夏实验室成立至今,已布局建设6个科研平台,自主部署8个项目,在国际领域期刊上发表署名SCI论文60余篇,引入产业链规上企业2家,孵化培育6家初创科技型公司,带动300余人就业。

以创新平台建设为抓手,发挥创新裂变效应。集团主动承接江夏实验室(省级实验室),全力支持其建设发展,通过人才支撑、中试转化、资本赋能等多种手段,不断提升江夏实验室研发实力和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建设mRNA疫苗药物等6个研发平台,正在谋划建设P3实验室,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策源高地。按照“一个产业、一个研发平台”模式,加快推进与高校、科研院所设立一批新型研发机构。目前已联合国药控股、九州通等设立省内第一家“湖北省药品MAH转化平台”,联合华中科技大学、江南大学设立黄冈市生物制药企校联合创新中心,联合武汉工程大学设立湖北双环科技氯化铵结晶添加剂研发与应用企校联合创新中心。目前,共有省级以上技术中心9个,国家级众创空间2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省级技术转移示范中心1个。

推动一批创新成果落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按照“储备一批、研发一批、应用一批”的思路,支持企业“制造焕新、技术攻关、成果转化”。截至2023年底,集团合计持有授权知识产权892项。集团各出资企业立项了以北斗领域小型空间铷原子频标、生物医药领域新一代菌株优选、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企业级SSD固件、新能源领域先进储能技术、生态环保领域磷石膏无害化处理、新材料领域高纯石英砂项目等科研项目近30个,在研项目数超50个。已经转化应用的广济糖连消技术推动VB2发酵单位对比增长16.9%,单罐产量对比增长12%,创历史新高;双环合成氨技改项目采用水煤浆气化工艺,新增合成氨产能40万吨;万润科技多款固态硬盘产品相继投入商业化应用。

启动一批创新企业试点。近日,省政府国资委择优选取17篇考核分配案例汇编成册,从“一企一策”考核、内部收入分配、核心人才激励、“三项制度”改革等方面选树示范标杆,长江产业集团“一企一策”等2个案例入选。

让有为者有位。长江创业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启动2023年基金“揭榜挂帅”活动以来,“以赛代选”面向长江创投旗下子公司、事业部遴选基金管理人,最终有4家基金管理公司成功“揭榜”。“揭榜挂帅”打破原有的传统分配模式,在更大范围遴选“帅才”、优选“最佳方案”、甄选“最优团队”,营造能者居上的公平竞争氛围。

 “一企一策”抓改革、“先行先试”促创新,集团以创新型企业试点为突破口,通过实施“项目赛马”“揭榜挂帅”、科研经费“包干制”、科技人才股权激励和分红激励等创新举措,进一步优化出资企业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激活创新驱动内生动力。2023年共新增长江新材1家国家“双百”企业和广济药业、恒润光电、典策科技、中科水生、湖北医工院6家国家“科改示范”企业,入选企业数量位居全省第一、全国省属企业第二。

广揽“创新人才”,储蓄创新动能,打造人才创新创业集聚高地

牢牢把握人才第一资源,积极拥抱人才、依靠人才、成就人才,通过内育外引,厚植集团创新人才队伍。

瞄准“高精尖缺”引人才。提升全球视野、着眼行业顶尖,坚持不拘一格降人才,加快补齐集团人才短板。2022年面向全球百万年薪招聘2名基金公司总经理;2023年公开招聘8名二级子公司职业经理人(其中包括2家上市公司总经理)、15名三级公司职业经理人和3名高端并购人才。创新推行“科技副总”制度,首批选聘的10名省内高校院所骨干技术人才,已赴集团子公司挂职担任“科技副总”。

完善“成长通道”育人才。全面实施“长江鹰才”计划,按照“雄鹰”“飞鹰”“雏鹰”三个层次选拔培养企业“人才梯队”,探索管理和专业技术岗位双通道,拓宽人才发展通道。在基金板块常态化开展“揭榜挂帅”,以业绩论英雄,营造“能者居上”的竞争氛围,引导“优势资源向优势团队”集中,8支市场化基金团队成功揭榜。积极推荐优秀科技人员参评各类奖项,截至目前,集团具备中高级职称436人,享受国务院及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拥有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省首席技师1名,荆楚工匠5人。

创新分配机制留人才。集团创新人才集聚的局面正在加速形成。通过启动国家“双百”“科改”试点企业员工持股、超额收益分享,在基金投资等轻资产类企业推行项目跟投,支持人才、创新等要素参与分配;探索“合伙人”式引才,在重点行业领域遴选高级专业人才“组团式”“带资入伙”,引进中科院博士团队共建混合所有制“新型研发机构”。2023年9月,全省省管企业市场化选人用人工作现场推进会在集团召开,集团作经验交流,并组织全省20家省管企业现场观摩了集团市场化经理层人员选聘。

激活“创新基因”,培植创新土壤,探索国资国企科技创新“特区”

“厚植科学沃土,放飞科学梦想”,10月,“2023东湖论坛”在中国光谷科技会展中心隆重举行。论坛上长江产业集团围绕“成果展示、互动交流、务实合作”论坛主旨,组织所属企业聚焦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产业领域参展,受到社会各界充分认可。

育创新土壤,让“科创细胞”迸发活力。集团牢固树立“科技第一生产力”理念,厚培创新土壤,勇闯“特区”,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破除影响创新的体制机制瓶颈,培育创新文化,营造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

建立科技创新工作推进体系。集团将科技创新纳入“产业+科技+资本+载体”四轮驱动总体战略,制定出台《建设创新型企业的工作意见》《服务全省创新驱动专项行动方案》等若干制度方案;选聘13名高校科研院所及龙头企业知名专家教授,组建科技创新专家咨询委员会;在省属企业率先设立科技创新部,定期编制科技创新年度报告,于2023年9月发布省属企业首部科技创新白皮书。先后成功举办长江资本论坛、楚天凤鸣天使基金发布会、集团“科技创新周”等重大活动。

建立科技创新考核指挥棒体系。科研团队“小、散、弱”,如何啃下这个“硬骨头”?集团不断完善科技创新奖励、考核、评价等体制机制,通过“严考核、强激励”抓实创新投入。集团将研发投入等质量指标纳入集团业绩考核,在考核时将子企业研发投入视同企业利润,鼓励支持实体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对首个营收过50亿元和利润过1亿元企业予以奖励。2023年,集团研发经费投入4.74亿元,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36%,新增授权知识产权198项。

建立科技创新政策支持体系。在集团和子公司推广实施“总工程师”制度,广泛遴选具有专业背景的人员任职。设立1亿元科技创新专项资金池,出台《关于加强科技创新工作的奖补规则》和知识产权产出奖补配套措施,每年召开科技创新大会,评选表彰科技创新集体和核心人才,有效提升集团创新创业氛围和子公司创新主体的积极性。

新时代、新征程、新要求。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站在新的历史坐标上,长江产业集团将紧紧围绕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三年行动、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和集团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力争到2025年奋力打造成为全国一流创新型企业和产业赋能型投资集团,在服务全省科创高地建设中“打头阵、当先锋、做表率”,为“先行区”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邮箱